资料全部免费。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
 当前位置: 焦点自我鉴定网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大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搜索:

大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栏目:自我评价 时间:02-12 22:06:02  点击量:473
导读:古有及时雨宋,今有活雷锋不留香,眼下期末逼近,我辈应当携手共度难关!以下是小生微薄之力,希望能助各路英豪,顺利过五关斩六将。一、名词解释1.去个性化——在一个活动方向和方式较为一致的群体中,有时个人会“忘掉”自己的个体身份,而把个体等同于群...

古有及时雨宋,今有活雷锋不留香,眼下期末逼近,我辈应当携手共度难关!以下是小生微薄之力,希望能助各路英豪,顺利过五关斩六将。

一、名词解释

1.去个性化——在一个活动方向和方式较为一致的群体中,有时个人会“忘掉”自己的个体身份,而把个体等同于群体,把个人行为当作群体行为,在群体中做出独自不敢做的事来,这就是所谓的“去个性化”现象。

2.概念同化    ——是以定义形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理解新概念,从而掌握新概念意义的过程。

3.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由于受社会影响,对于某个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叫定型化效应。

4.动作技能——是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熟练而精确的身体运动能力。

5.形成性测验——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便调整教学计划和改进教学方法,所组织的测验。其特别强调测量教学单元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诊断和改进教学为目的。

6.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7.水平性测验——是测量学生达到何种水平,是否达到规定水平的一种标准化测验。

8.绝对评价——指把一个学生的测验成绩与既定的教学目标比较,从而判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9.群体认同感——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

10.创造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将已知的知识进行重新组织而获得新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学习结果的过程。

11.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概面效应。指当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便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很好或一切都很差,形成了某种成见,好像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化了。

12.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于60年代提出的。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他所得到的绝对报酬(即自己的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自己的收入与他人收入的比较)的影响。

13.个体倾向性——是个性中的动力系统,是最活跃的因素,对其他心理活动,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方向性和制约性的作用。

14.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认知或行动上表现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15.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6.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二、辨析题

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用生物学的复演说来解释人类个体心理发展。

说法正确。霍尔认为人类个体的发展完全重复着人类种族进化的历程,个体发展是人类种族发展在时间上的压缩,在形式上的复演。

2.智商与创造性成正比的关系。

说法错误。心理学长期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①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只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④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人的心理是在一定的生物遗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遗传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发展。

说法错误。人的心理正是在一定的生物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和自然前提,它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感觉奇怪的灵敏度、运动器官的结构等素质影响智力的发展。第二,通过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发展。

4.双因素理论表明,真正起激励作用的是保健因素。

说法错误。双因素理论表明,真正起激励作用的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使其安心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调动积极性的问题。而激烈因素却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由于多血质的人活泼、灵活、善交际、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机制敏锐,这种气质应该受到好评。

说法错误。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能表现为积极的心理特征,也能表现为消极的心理特征。虽然多血质的人活泼、灵活、善交际、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机制敏锐,但缺乏适当的教育就可能导致肤浅、注意力不稳定和缺乏应有的沉思的倾向。

6.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首要的基本心理素质。

说法正确。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教师首要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而热爱学生,又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7.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它是个体行为特征,它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活动效果以及事业的成败,受社会的评价,有好坏之分。

说法正确。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一个人的性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性格总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与个体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性格有好坏之分。

8.马斯洛认为,高级需求(如自我实现)越是得到满足,人们就越具有从事这种工作的热情。

说法正确。马斯洛认为,只有高级需求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才能得到一种鼓舞力量。也就是说,低级需要满足后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但是高级需求(如自我实现)越是得到满足,人们就越具有从事这种工作的热情。

9.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成为顺向迁移。

说法错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10.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动机,教师的教学是无效的。

说法错误。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而间接地对学习起增强和促进作用的。但是学习成就不是由学习动机单一因素决定的,个别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成绩却不好,而有的学习动机并不强的学生成绩却不错。

11.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己的使命需要称为自我实现需要。

说法正确。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12.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说法正确。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不论是总的心理发展还是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过程。

13.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说法错误。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决定因素。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遗传素质给人的心理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取决于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作用。心理师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14.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

 说法正确。校园文化是一种“深层的管理”,是对师生的一种“软约束”。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等,它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所以说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

15.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神经症、精神病和心理官能症等。

说法正确。我们把轻度的、一般的心理异常称为心理障碍,而把严重的心理异常称为心理疾病。在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是多种多样的,但常见的是精神症、精神病和心理官能症等。

16.社会助长作用是指有人在场或有许多人从事同样的活动会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

说法错误。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有人在场或有许多人在一起从事同样的活动会可以提高效率。

17.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说法错误。 特殊能力是指为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教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

18.入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感觉对比现象。

说法错误。入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感觉的适应现象。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在各种感觉中,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适应特别明显。

19.激励的双因素强调,激励效果不仅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

说法错误。双因素理论表明,真正起激励作用的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使其安心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调动积极性的问题。而激烈因素却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0.信度是指一个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说法正确。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即一个测量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

21.概括性和创造性是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

说法正确。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思维的间接性就是一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22.格赛尔的成熟说表明,个性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进行教学,可以促进成熟的发展。

说法错误。个性没有达到成熟阶段进行教学,并不能促进成熟的发展,只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没有成熟的阶段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教学。

23.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往往在心理上能愉快的接纳自己。

说法正确。心理成熟健康的人,不仅有自知之明,而且还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在认识和评价自我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能够从心理上愉快的接纳自己。

24. 智商与创造性成正比的关系。

说法错误。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但高智商的创造性可能高,也可能低。两者性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关联。

25.个性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变化过程。

说法正确。个性心理发展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到老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积极心理变化过程。而从狭义上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所发生的积极心理变化过程。

26.正迁移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说法错误。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影响。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促进影响。

27.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说法正确。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28.双因素理论表明,真正起激励作用的是保健因素。

说法错误。双因素理论表明,真正起激励作用的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使其安心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调动积极性的问题。而激烈因素却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0.双期理论表明,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价值越大,对他越有激励作用。

说法错误。期望理论认为,激发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所以激励作用不仅受追求的目标价值的影响还受期望值的影响。目标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越大,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力量也就越大。而起期望值即实现期望目标的可能性,可能性越高,激励作用越大。

31.一般来说,多血质比忧郁质好。

说法错误。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能表现为积极的心理特征,也能表现为消极的心理特征。虽然多血质的人活泼、灵活、善交际、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机制敏锐,但缺乏适当的教育就可能导致肤浅、注意力不稳定和缺乏应有的沉思的倾向。忧郁质的人情绪敏感,情感深刻稳定、细心、观察力敏锐,但如果缺乏适当的教育可能导致完全沉浸在个人的体验中,具有胆小怕事、不爱交际、孤僻、怯懦多疑等倾向。

32.外向型好于内向型。

说法错误。性格没有好坏之分。由于性格总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与个体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33.外部控制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说法错误。一般来说,内部控制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外部控制者的成就动机相对来说比较低。由于内部控制者把学业上的成功归因于能力 和勤奋,把学业上的任何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因此,对他们来说,成功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鼓励,并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失败则是付出更多努力的标志。相反,外部控制者的反应都是消极的。

34.效度是指一测验经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说法错误。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出它所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即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信度是指一测验经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3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高额度奖金可以较好的起到激励作用。

说法正确。马斯洛认为,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才能得到一种鼓舞力量,起到激励作用。而高额奖金则属于马斯洛所讲的高级需要(尊重的需要)

36.激励的双因素表明,激励效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说法正确双因素理论认为,起激励作用的是激励因素,而是否能够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则取决于激励因素的运用,和员工的主观感觉。

37.测量比评价更有价值和意义。

说法错误。测量与评价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评价以测量为手段,测量以评价为结果。只有通过评价,对测量数据作出分析和判断,测量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38.社会刻板效应又称成见效应。

说法错误。社会刻板效应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由于受社会影响,对于某个人或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成见效应指晕轮效应,指当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便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很好或一切都很差,形成了某种成见,好像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化了。

39.个人是否容易从众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素质。

说法错误。个人是否从众取决于情景因素和个人的特征。情境因素,如个人认同的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群体内多数人意见与当前社会意见一致,个人的能力与地位低于群体其他人员,个人易从众。个人特征,如智力低、情绪不稳定和焦虑,自信心差,独立性差者易从众。

三、简答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

心理发展有以下特征: ①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②连续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个连续不断、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向前发展的过程;③顺序性,个体的心理发展都遵循一定的顺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个不可逆的过程;④联系性,心理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⑤差异性,心理各个成分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成熟水平的时期存在差异。

2.大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理论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②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④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

3.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①智力;②学习能力;③科研能力;④组织管理能力;⑤运动竞技能力;⑥社交能力;⑦创造能力。

4.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特征

①客观的自我意识;②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③良好的性格。

5.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①观摩和分析;②微型教学;③教学决策训练;④教师通过反思啦提高教学能力

6.心理发展的条件

①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②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③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7.大学生性格发展的一般特点

①大学生性格出现加速发展的现象,迅速打破儿童的模式,向成人模式过渡,并经过一段内部的矛盾运动过程,建立起成体系的新的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②随着大学生性格的相对稳定,其性格的整体性特点越明显, 性格的一贯性和必然性增多;③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自我控制的水平提高了;④大学生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更为丰富复杂。

8.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①交往动机的迫切性。②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③交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④交往的标准。(重视个性品质和性格)

9.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善于因势利导;②善于随机应变;③善于对症下药;④善于掌握分寸。

10.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

①感染功能;②暗示功能;③同化功能;④激励功能;⑤心理调适功能

11.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①新颖性:创造性学习的结果并不是现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出新的知识。②价值型:创造性学习的结果应该有价值,应该是正确的规律性的认识,而不是胡思乱想的谬误。

12.兴趣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兴趣目录法,行动观察法,本人记录分析法,相关知识调查法

1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归为五大类,这五类需要有从低到高的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4激励的基本原则

三个基本原则:①三种动力同时发挥作用:内在动力,外界压力,目标吸引力。②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③与大学教师的需要特点相适应。

15.知觉的基本特征

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

1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与教学含义

奥苏伯尔认为,当用他的认知结构的观点重新考察迁移时,会发现原先的迁移模式在有意义学习中仍然适用,顺向的迁移仍然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教学含义:①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②改进教材呈现,促进迁移。

17.动机冲突的类型

①双趋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冲突。②双避冲突,也称回避-回避冲突。③趋避冲突,也叫接近-回避冲突。④双重趋避冲突,也称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四、论述题

1.评述两种主要的激励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归为五大类,这五类需要有从低到高的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高级需要的出现是以低级需要为条件的。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才能得到一种鼓舞力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需要的共同规律,对管理工作有一定得启发意义。 但是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不能正确理解人的需要的社会实质,只反映了个人对社会的要求,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忽视思想教育和世界观对个人需要的制约作用。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把激发动机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外部环境,如人际关系,它的妥善处理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使其安于工作,但不能激发其积极性,促进生产率增长。 激励因素的改善,如工作成绩得到认可,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

这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区别开,突出强调激励因素,以期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但赫茨伯格的调查和研究,仅限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程师和会计师,因而尤其局限性,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

总体而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它的特点,主要从三方面的特点体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控制。自我认识的特点: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自我评价更客观,自我形象结构与高中时期相比发生变化。自我体验的特点:自我体验的敏感性,自我体现的丰富性和波动性,大学生的自尊心明显增强。

自我控制的特点: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自我监督能力明显提高; 自我设计的愿望强烈;强烈的独立倾向和反抗倾向。

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观摩和分析: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

微型教学:通过自己实际进行教学而从中获取经验。常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教学过程录成录像,在课后再进行分析。

教学决策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系列决策的判断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如判断自己的教学行为引起的学生反应是否符合期待,如果符合,继续维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不符合,采取一定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反思的环节: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验证阶段;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4.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进行人生观和学习目的的教育; 发展学习和专业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因势利导,利用动机的迁移。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引入竞争机制,适当开展竞赛、评比活动;适当运用奖励与惩罚手段;

5.如何维护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学校教育与管理应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

高校教育应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健康发展;教育工作必须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学校的生活管理与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注意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卫生。宣传与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学生注意用脑卫生;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合理调节情绪,正确对待挫折。

2) 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

6.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学习负担过重。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生用脑过度,智力活动受到限制,学习效率低下,进而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精神上感到压力,焦虑不安,长久下来会引发某种心理障碍。

2对大学学习生活适应困难。大学里生活上得处处依靠自己,那些习惯依赖父母的学生就会不适应,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学习上,大学以前习惯依赖老师的安排与监督,进入大学,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要求大大提高,能力欠佳的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进而挫折感增强。同学间相互竞争的压力大。大学里竞争强度大,一些基础薄弱,能力较差,个性不够坚强而有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种消极情绪,若持续下去,便产生多方面的心理障碍。对所选择专业的失望。因种种原因对自己的专业失望的学生,会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可能会造成学习荒废货成绩落伍。其结果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严重伤害。

3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病态,常常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

4社会环境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安定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心情愉快,而动荡、落后的社会环境给大学生造成心理的创伤。

5个人生活方面的挫折。失恋,友谊的破裂,家庭的种种不幸等,也会使一些大学生感受到严重打击与挫折。个体心理品质的缺陷与主观因素方面的原因。

7.大学老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1) 教师的情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2) 教师应具备的意志品质。教师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解决矛盾的坚定、沉着、耐心和自制力;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3) 教师的一般能力和教育能力。 一般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良好的思维品质,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注意品质。 教育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言语表达的能力,教育机智。教育科研能力:教学理论的研究能力,应用科学的研究能力,基础理论的研究能力。

4) 教师的人格特征:客观的自我意识,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性格。

 

,大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标签: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范文,求职自我评价范文,自我评价 - 自我评价

《大学心理学复习要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