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全部免费。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哦!
 当前位置: 焦点自我鉴定网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我评价80后小夫妻沪漂生活实录 5
搜索:

80后小夫妻沪漂生活实录 5

栏目:自我评价 时间:02-12 22:26:45  点击量:968
导读:第十四章、上班第一天文嘉应聘的职位是文案企划,试用期三个月,月薪两千,不交社保,只交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每天十元车餐补贴,朝九晚五,做六休一,没有加班费,转正后月薪视试用期表现再定。除此之外,公司还有一个补充条件,在报道后一周内离职的,公司将...

第十四章、上班第一天

文嘉应聘的职位是文案企划,试用期三个月,月薪两千,不交社保,只交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每天十元车餐补贴,朝九晚五,做六休一,没有加班费,转正后月薪视试用期表现再定。除此之外,公司还有一个补充条件,在报道后一周内离职的,公司将不发薪水。

 

race冷冷地交待完以上内容,就拿出一张纸来让文嘉签字,文嘉不假思索地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她知道这个薪资待遇不算高,做六休一、免费加班等条件也苛刻了一些,但是这个时候,随便一根稻草就能救命,她顾不得那么多了。

 

签完了字,工作就算正式开始了,Grace领文嘉到一个空位子上,办公室众多格子的其中一个,一张椅子,一个桌子下面的柜子,一台电脑,一部电话,还有文件夹和笔筒什么的是前人留下的,在文嘉座位的后面,坐着的是一个三十岁不到的男性,他是文嘉所在的企划二组的组长,叫Tony ,Tony皮肤黑黑的,一头乱发支棱着,看起来就让人想起那个词“怒发冲冠”,他戴着一副老大的茶色眼镜,遮住了半边脸,看不出表情来。Grace介绍他们认识后,文嘉很客气地说:“您好,请多指教。”Tony的视线没有离开电脑,只是稍微点了点头。

 

企划二组有三个座位,另一个座位上现在也空着,也就是说当前企划二组就文嘉和Tony两个人而已。

 

落座之后,文嘉先擦了一下桌子,看起来这个座位已经很久没有人坐了,桌面上积了薄薄一层灰,然后她查看了一下文件夹,里面有份公司简介,还有一些广告图册,文嘉翻看了了一会儿,渐渐地有点犯困――她没有料到今天就开始工作,平时昼伏夜出的时差还没有倒过来,而且这个办公室实在太安静了,除了Grace偶尔接听电话,其余的时间就只能听到键盘敲击的声音,没有人交谈,这场景,让他想起高中时候的自习课,而且是有严厉的班主任在坐班的时候。文嘉掏出手机来想给东阳发给短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但是想想,初来乍到,不知道公司的规定,还是先不要做私人事情比较好,同时她心里隐隐开始有一点怀疑了,这个消息,到底算不算好消息。

 

一早上的时间,文嘉都盯着广告图册与瞌睡虫搏斗,好不容易到了中午12点吃饭时间,办公室里终于稀里哗啦有了动静,有同事三三两两结伴出去吃饭。文嘉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起来,正在琢磨着怎么解决午饭问题,旁边一个女孩子主动搭讪了:“你还没有吃饭吧?要不一起出去吃吧?”

 

文嘉当然求之不得,于是两个人就结伴出去吃饭,一路交谈中,文嘉知道女孩子叫JOJO,是企划一组的,和文嘉的职位一样也是文案企划,JOJO是个性格很开朗的上海女孩子,来公司三个月,穿着打扮十分时尚,待人也很热情,不用文嘉怎么打听,就把公司的情况介绍得七不离八。

 

公司大老板是台湾人,在大陆有相当规模的产业,总公司设在昆山,生产一些高档家居用品,腾原是下设的广告公司,平时除了接公司自己的业务,也会接外单,但是大部分单子都是台资公司的。

 

办公室人员分成企划组和设计组,现在各两组,是一组企划搭一组设计,一对一的关系,JOJO所在的企划一组目前负责的是总公司的业务,而文嘉所在的企划二组则负责一家台湾女性内衣品牌的终端VI,做的都是图文设计一类的生意,好像跟“国际”并没有什么瓜葛。

 

关于Tony其人,JoJo说她了解得也不多,只知道是公司三大*之一,在公司做了三年多了,平时少言寡语,除了对老板、客户和设计组的组长,与其他同事几乎没有交流。文嘉想到他那副大大的眼镜,隐约觉得那应该不是个太好相处的上司,不过没有关系,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好了,有哪个上司不喜欢努力的下属呢?文嘉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还特意提到Grace,那个漂亮的女孩子是老板Peter的未婚妻,负责公司的财务和人事,人只有19岁,但是绝对是个面冷心也冷的角色。

 

“以后你就知道了。”JOJO说。

 

午饭后回到公司,文嘉觉得自己应该主动一点,就去Tony座位上轻声轻气地问:“Tony组长,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帮得上忙的?”Tony这回抬头看了文嘉一眼,半晌才说:“有事情的话我会叫你的。”然后又没有了下文,文嘉说好的,便被打发回了自己座位,怏怏地翻着桌上的图册,又看了看电脑硬盘里不多的资料,一下午的时间越发地漫长。好歹熬到五点半下班时间,文嘉收拾东西准备走人,一抬头却发现办公室里依然悄无声息,大家各忙各的,丝毫没有要下班的迹象,文嘉犹豫了一下,放下包来,看旁边JOJO正在看网页,便悄声地喊她:“JOJO,走不走?”

 

也很小声地回答她:“等一会儿。”

 

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过了六点,才有一个同事背包离开办公室,其他人还是坐着不动,倒显得那个同事几分特立独行。直到六点半,其他同事也才三三两两地下班,JOJO招呼文嘉可以走了,文嘉迫不及待地拎起包,直到两人下了办公楼,JOJO才告诉她,这里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准时下班,哪怕下班后没有事情做,也要做做样子坐在那里。

 

文嘉摇摇头,没有说什么,心想这大概也算是潜规则的一种了。

 

第一天的工作下来,虽然跟期待中的有点不一样,但是在等公交车的时候,看着晚霞满天,文嘉的心情还是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畅快,不管怎么样,有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立足的第一步。

 

文嘉在公交车打电话给东阳,把这一天的经历告诉了他,听到她找到工作的消息,东阳也很高兴,同时却说:“其实我是觉得你应该还可以找到更好的,不过你说得也对,先就业后择业,咱先站稳脚跟,有点上海的工作经验再说。”

第十五章、万事开头难

在家待了将近两个月,突然上班还真有点不适应,每天文嘉早晨七点就要起床,然后走半小时路到一号线,在上海南站转三号线到中山公园,然后再乘十几分钟的公交车,下车走十来分钟才能到公司,花在路上的时间整整两个小时,这还是要在不刮风下雨不堵车的情况下。

 

面试的时候不觉得,真的每天朝九晚五这么折腾,就感觉到路途遥远带来的辛苦了。

 

早上的莘庄地铁站有多挤?没有在上班高峰时间去挤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一进地铁大厅,看到匆匆忙忙的人流,自己脚下的步伐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乘自动扶梯下站台,在半途就看到下面黑压压的人头,让你怀疑是不是还有落脚的地方。站台上不能用熙熙攘攘来形容,因为人多得已经没有熙攘的空间了,大家艰难地寻找空隙往前挤,就在以为站台已经完全饱和的时候,自动扶梯上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下输送上班的人们。

 

莘庄站是始发站,所以列车进站的时候座位是空的,早晨疲惫的人们,尤其是路途比较远的,势必就会盯着那些空座位,僧多粥少,抢座位便是大势所趋。在列车进站时站台上的人群便蠢蠢欲动,车门打开的一霎那,门口的人以第一速度冲上车去,眨眼间――真的只是眼睛眨一下的功夫,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时间可能只有零点几秒钟,人在非常时刻的爆发力是惊人的。而接下来,车门口便拥堵起来,有一些路途远且这一趟车抢座无望的人,宁可等下一趟车,便在最靠近车门的地方占一个有利位置以准备下一轮冲刺。

 

争吵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因为抢座位,因为前面堵门后面上不去,因为踩到了推到了挤到了,甚至因为一句抱怨一个眼神,可能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起床气,更何况一大清早就要面对这么混乱的情况,很少有人能做到心平气和的。但是动手的不多,讲普通话的也好,讲上海话的也好,有时候能吵过去很多站,车上其他人习以为常,无人调解也无人帮腔。

 

车厢里依然是挤,文嘉一号线只乘四站路就要下车,抢座位是没必要的,但是她需要上车之后挤到对面的车门口,因为上海南站是对门车门下车,她曾试过到了站却怎么也挤不出去的尴尬境地。

 

三号线相对于一号线来说人要稍微少一点,但因为不是首发站,座位肯定是没指望了,公交车就更不用说,所以文嘉每天上下班都是站着的,加上中途换乘的奔波,整个上班过程简直是兵荒马乱,常常到公司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

 

但即使这样,文嘉也没有怨言,有句话说“太容易得到的,所以不懂珍惜。”相反,因为得到的过程太艰难,所以文嘉对这份工作倍加珍惜,在她每天经过的莘庄地铁北广场,有一棵叫不出名字的树,在她之前找工作的那漫长的两个月里,她看着那棵树开花、花谢、抽芽、发叶子,如今已经是枝繁叶茂,她每天早上看着那棵树的时候,就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之前那么久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虽然如东阳说的,也许不那么尽人意,但是在这大上海,有了工作才算有了正式落脚的理由,至于以后的路,那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所以文嘉在工作上表现得很积极,每天早早到公司,整理好自己的桌面,等Tony到了,她就会热情地问早安,然后问:“今天有什么工作安排给我。”她想作为新人,主动一点总是没有错的。Tony始终是不苟言笑的样子,他对文嘉的热情没有什么特别的回应,公事公办地吩咐一些工作给她,都是一些繁琐且没有技术含量的,比如文件排版,比如校对错别字,或者跑腿给客户送送文件什么的。任何一件哪怕很细小的事情,文嘉都做得很认真,比如校对错别字,她势必会将每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标识出来,当然一些细微的不当措辞也不放过――较真下来,确实就发现了Tony文案里不少的纰漏,比如他总是会用一些看起来很华丽但是意思其实不是那样的词,尤其是一些看起来是褒义词其实是中性或者贬义的词,比如用“奇文共赏之”来修饰写得很好的文章,比如用“首当其冲”来表示本公司竞标的诚意,而这两个词恰恰都是偏贬义的。文嘉从小阅读面很广,上高中的时候就是学校的文学社社长,大学期间也常会有一些小豆腐块见诸报端,所以对自己的中文功底还是很有信心的。每次她都会仔细地在文案上标出来,还会在旁边注明理由,就像抓虫子一样,每抓住一个就很有成就感,也算是帮到Tony了,心里挺高兴。

 

y对文嘉的工作没有太多反馈,顶多说一句“可以”,再没其他话。

 

事实上作为文嘉的顶头上司,他和文嘉之间的沟通实在是很少,除了吩咐工作的时候提一下要求,其余的时间就闷在电脑前忙自己的。文嘉不知道他在忙什么的,好几次想问一问,但是却不知道从何问起,难道跑去问自己的上司说“你都忙什么呢整天?”,委婉一点,她会问:“看你挺忙的,有什么我搭得上手的吗?”Tony头也不抬说需要会叫你的。

 

文嘉通过需要排版和修改的文件,以及电脑上共享盘里的一些信息,大概了解了一些信息,现在企划二组做的这家内衣品牌,在全国重点城市都有商场专柜和专卖店,价格定位偏中高档,公司正为其设计新的终端VI系统,目前已经进入提案准备阶段。文嘉将提案初稿调出来看,看得多少有点云里雾里,毕竟她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工作,一些术语都很陌生,她借助百度一边查询一点看,看得磕磕巴巴的,即使这样,还有一些搞不懂的环节,比如文案里多次提到的“主窗口”,网上搜出来,可以是很多意思,而在这个提案里到底表示什么的,还真的很难判断。

 

问JOJO,她也说不知道,公司各组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她对企划二组的工作完全不了解,并且公司采取的是垂直管理模式,所以文嘉有不懂的,还就只能去问Tony,说实话文嘉对和Tony说话多少有点畏惧,可能是心理上的障碍吧,总感觉他好像时刻拒人以千里之外一样,但是总不能这样就不沟通,鼓足了勇气,还是问了他,也得到了答案,原来主窗口只的是双方的主要联系人,也包括主要联系渠道。文嘉还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大概是台湾企业内部习惯用语吧,又长见识了,文嘉想。

 

但是文嘉没有想到的是,就这么一个问题,给她惹了麻烦。

 

第二天Peter一早就打内线叫文嘉去他办公室,文嘉心里纳闷,自从来公司,她的汇报对象就是Tony,跟Peter的接触很少,突然叫她过去能有什么事情呢?

 

Peter的脸色不太好,绷着脸叫文嘉坐,然后劈头就是一句:“我不希望你做计划内却是状态外的员工。”

 

文嘉稀里糊涂,她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但是隐约感觉到这绝对不是一句表扬的话,迟疑了一下,她小心地问:“我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吗?”

 

“你知道就好了,当时我招你进来的时候,是看中你的潜力和冲劲,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Peter此时没有了平时的温和儒雅,有的只有一个严厉苛刻的老板形象。

 

“好的。”文嘉呐呐地点点头。

 

“恩,忙去吧。”Peter挥挥手。

 

文嘉站起身来,可是心里有个声音告诉她,Peter说这样的话,一定是有前提的,她不喜欢这种猜谜的方式,一定要搞清楚原因。这么想着,她又坐下来,看着Peter诚恳地说:“来公司快一个星期了,虽然工作上我自己感觉还没有上手,但是一直都不敢懈怠,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我的工作经验太少,所以,是不是有什么做到不好的地方,如果有,我一定尽快调整。”

 

Peter斜靠在椅子上,直视着她片刻,也许是看到了她眼里的诚恳,面色终于有所缓和,他说:“你工作经验再少,怎么可以来公司一周了,连什么叫‘主窗口’都不知道。”

 

文嘉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她第一反应是替自己辩解,可是一时间却又无从辩起,因为在Peter看来,这个应该是理所当然会知道的术语,她说什么呢,说和Tony之间没有沟通?总归沟通是两个人的事情,总不能刚来一周,就在老板面前告自己上司的状吧……可以说,毕业才一年的文嘉对职场的一些规则是完全无知的,只有直觉告诉他现在保持沉默比较好,而且她的内心,更多的是对自我的反省,她默认了,确实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公司不同于学校,招聘员工,付你薪水,就是要用的,如果还没有进入状态的话,我希望你尽快。”

 

Peter再次挥挥手,文嘉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灰溜溜地。

第十六章、权利和义务

回到座位上,Tony依然是万年不变的埋头苦干造型,文嘉心里的滋味说不出来,她承认她是有腹诽的,下属有什么做得不好的,你直接提出来就好了,干嘛非要不声不响地跑去老板那里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有义务去教谁什么东西,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说这句话的时候,Tony跟文嘉已经完全撕破脸了。

 

你有支配我做事情的权利,那么你至少应该有告诉我怎么做好这件事的义务。

 

反驳这句话的时候,文嘉自己已经是另一家公司的小主管,下面也带了几个新鲜人。

 

但是到腾原一个月的文嘉,却很快将那点小小的腹诽压下,随之深深自责。

 

大多数台资企业最擅长的事情之一,是给员工洗脑:比较高尚的论调是,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作用发挥最大化,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成功,对,你一定会成功!不成功就是一种罪恶。

 

现实点的论调和Peter的异曲同工,公司招聘你,给你钱,就是要用你的,什么福利,什么人性化,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

 

还有欠抽论调:公司给了你饭碗,还给你了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你应该对公司感恩戴得,所以加班加点是应该的,没日没夜也是应该的,你不是在给公司干活,你是在提升自己。

 

公司会经常发一些书籍给员工“分享”,类似《做最好的自己》、《精英是怎么炼成的》、《职场必胜法则1000条》等等,不遗余力地培养员工的奴性。时间久了,员工真的会被洗脑,真的会在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的处境下,还感谢公司给予的“平台”,会不断地反省,将主观原因放大到无限,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东阳的所在的公司也是台湾公司,大型电子制造企业,东阳做生产管理,这个岗位的工作是与生产线相配合的,产线24小时运作,工人两班倒,办公室管理人员却是不倒班的,所以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经常要到十一二点,周末也很难休息,好在公司在薪酬方面比较规范,按劳动法付加班工资。

 

但是腾原没有,Peter的说法是,加班是不值得鼓励的,如果你在工作时间内没有能完成工作,说明你的工作效率有问题,因为你工作效率的问题,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增加了公司的办公成本――这意思,加班不但没有加班费,反过来你简直应该赔偿公司的损失。而公司的员工会议,总是安排在下班之后,还有不少次,在下班前的几分钟,要求大家等一下再走,有事情,这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最后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

 

公司的规章制度多,很多,事无巨细,从上下班考勤到午饭时间长短到卫生间的灯,都有明确规定。

 

早上九点上班,迟到超过5分钟则扣10元钱,之后每过一分钟加两元,类似于出租车的计费方式,而且需要付现金。

 

办公室里任何一台电话响,如果电话的主人不在座位上,则其他人必须代接,如果不接,电话响了超过三声,Grace便会一脸寒霜地去每个座位上收罚款,每人10元。

 

洗手间每次用完必须随手关灯,打印机和复印机用完后必须收拾整齐,平时机器里是废纸,反面还可使用,用于内部文件,如果是对外的文件,用完后还须换回废纸,寄快递必须写书面申请,视情况确定用当日件还是隔天件……这每一项规定,都是与金钱挂钩的,一旦违反,少则10元,多则50元或上百,Grace当场收现金,不容商量,不予赊欠。

 

同事们似乎也都习惯了这样的待遇,逆来顺受,噤若寒蝉。

 

似乎腾原比较钟爱现金,工资也是以现金形式发的,由Peter将每个人一个个叫到他的办公室里,现金放进信封当面交付,同时Peter还会就每人当月的工作表现加以评价,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场景,老板和员工之间很容易就会形成施舍者与被施舍者的错觉。

第十七章、知足常乐

在腾原拿到第一笔工资后的兴奋,不亚于毕业后第一次领工资时。两千块钱对于当时的文嘉来说是一笔巨款,当天下班后文嘉就拉着东阳兴冲冲地去逛超市,一进门就奔去推了一辆大大的购物车,东阳把文嘉圈在怀里,两人一起推着车嘻嘻哈哈地在在这个货架转转,那个货架挑挑,兜里有了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文嘉爱看电影,那种很生活化的电影里,表达苦尽甘来往往总有一个很熟悉的桥段,就是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逛超市,比如周星驰和吴君如早年的《望夫成龙》里,周星驰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两个人就像小孩一样地在超市里玩,那场景跟眼前的东阳和文嘉都么相像啊。而超市,确实是最生活化不过的场景,那些锅碗瓢盆,那些洗衣粉透明皂牙膏牙刷洗发水,那些水淋淋的水果和蔬菜,那些摆放在冰块上的冻鱼大虾,那些鲜肉,那些包子馒头花卷……当你和相爱的人一起走过它们面前,一一地挑选,一个一个放到车里,每拿一样东西,就进入了生活的一个层面,这种感觉,那一刻让你感觉特别温暖和安心,就会对那个之前隐约恐惧的叫做“婚姻”的东西产生向往,因为这样的生活,你想要与心爱的人长久地拥有。

 

两人在超市逛了足有两个小时,但是最后其实没有买什么东西,买了一点挂面,一包泡菜,一包冻带鱼,还有几个卡通形象的粘钩,可以粘在墙上挂点小东西的。女孩子对可爱的东西总是没有免疫力,文嘉看到这几个钩子的时候爱不释手,但是也正是因为可爱,所以要比同类没有图案的普通钩子贵个好几块,东阳在旁边怂恿,喜欢就买吧,难得的,这才咬咬牙买了下来。

 

虽然享受“兜里有钱的感觉”,但是文嘉很理智,生活才开始,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还是要细水长流才行。临结帐的时候,文嘉把之前藏着的大果粒酸奶拿给收银员,东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东阳平时很节省,几乎从来不吃零食,这是他唯一表现出来喜爱吃的东西,贵,要七八块,如果事先给他知道了,他肯定不肯买。

 

两个人拎着东西回家,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的笑容。

 

知足常乐,在大上海,也许有无数和他们一样的情侣,他们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是他们有对方,有梦想,也就有了自己快乐的方式。

 

文嘉打电话回家告诉了父母在上海找到了工作的事情,当然略去了艰难找工作的过程,只说了联系好了下家才辞职的。爸妈挺高兴,电话里吩咐有空回家来,并没有问新工作怎么样,住处在哪里等,文嘉也觉得很正常,如果他们像别人的父母那样嘘寒问暖地,她倒反而会不习惯。

 

文嘉的老家在苏北农村,爸爸是镇上小学的教师,在当地,也算是吃皇粮的,妈妈在家务农,文嘉还有个妹妹,也上大学了。文嘉的父母,是他们这代人里少有的开明的父母,在农村里很多女孩子九年义务教育没读完就哭哭啼啼地被父母拎回家去打工挣钱的时候,文嘉的父母咬着牙,省吃俭用一口气把两个孩子都送到了大学,文嘉和妹妹也争气,除了需要学费生活费,其他从来不要父母操什么心,听话、努力、有主见,什么青春期、叛逆期、早恋一类的问题似乎都没有构成过困扰,学习从来也都是名列前茅,中考和高考的志愿都是自己填的,爸妈顶多只给参考意见,大学毕业找工作就更不用他们操心了。

 

爸爸总说女孩子同样要放养,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不管你是男女,都要靠自己奋斗,一个人的独立和自律素质,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前提。

 

这一点,文嘉完全认同并且感激爸爸,从小到大,她和妹妹虽然承受了比别的孩子更大的压力,也享受了别的孩子所没有拥有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尤其现在是成年人了,在她看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不过东阳家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教育方式,东阳的父母都是他们当地一家国企的普通工人,父亲是那种最老实本分的男人,少言寡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东阳的妈妈做主,东阳妈妈则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从小对东阳要求非常严格,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学习方面,不允许有一点偏差和懈怠,要说他妈妈的教育是成功的,造就了东阳礼貌、温和和一丝不苟的性格。

 

东阳小的时候,父母双职工,在当时也算是小康家庭了,但是在东阳上大学那年,他父母双双下岗,每个月只能拿到几百块钱,日子一下子就紧巴起来。

 

大学期间,在文嘉的印象里,东阳总是节俭得近乎苛刻。文嘉家里虽然也不富裕,但是父母给的生活费都是足足的,文嘉平常还会做家教挣一点零花钱,所以至少在吃饭上,她从来不需要节俭,确定恋人关系后,文嘉把自己的饭卡放在东阳那里,他天天买两个人的饭,结果一个星期下来,文嘉发现两个人吃饭的花费居然比平常一个人吃饭还要省,东阳节俭惯了,在他看来,文嘉之前吃饭的花费堪称奢侈。文嘉没有说什么,当时还是学生的她,物质概念几乎为零,东阳打什么她就吃什么――也许更多地是因为,她爱他,从大一在学生会第一次看到他,这个男孩子身上就有一种让她感觉很亲切的气质,两个人的缘分真的很奇妙,明明是曾经相隔千里的两个人,在之前的20年里没有任何交集,第一次见面,在潜意识里就有了相互亲近的感觉。

 

对于东阳的节省,文嘉尽量地配合,自己也压缩了一些花费,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也没有对东阳感觉心疼,心疼的前提是辛酸同情继而有想要施舍的欲望,在文嘉看来,钱多一点就多花,钱少一点就少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东阳对于她来说,像亲人多过恋人。

 

一个例子就是文嘉在和东阳一起的时候有时候会不知不觉冒出家乡话来,东阳一句也听不懂,就看着她嘿嘿傻笑,然后文嘉才拍拍脑袋醒悟过来。

 

东阳的妈妈每个周末都会打电话过来,事无巨细一一关心到,每次能聊一个多小时,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对他们的工作,生活,早上乘什么车上班,中午吃什么午饭,晚上洗澡用什么沐浴液都一清二楚,有时候跟东阳聊,有时候跟文嘉聊,跟文嘉聊的时间反而比较长,东阳妈妈是个善谈的人,不管什么话题,都能聊得津津有味,文嘉也不会觉得无趣,倒是东阳没有遗传到他妈妈的口才,每次简单说几句就把电话给文嘉,由着两个女人海阔天空地侃大山去。

,80后小夫妻沪漂生活实录 5
标签: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范文,求职自我评价范文,自我评价 - 自我评价

《80后小夫妻沪漂生活实录 5》相关文章